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

说到变态杀人狂,向来是犯罪片、B级片热衷描绘的一类角色。

既可以拍成血浆爽片,也可以深挖阴暗人性。

今天就给大家聊一部限制级老片,关于它的争论,可以说21年来都未曾休止——《美国精神病人》(又名《美色杀人狂》)。

图片[1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影片上映于2000年,改编自E·B·埃利斯1991年出版的小说。

讲的是一个华尔街精英,白天衣冠楚楚游走于上流社会,晚上变身嗜血杀人魔,杀人分尸无恶不作,却又总能逃之夭夭。

图片[2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原著小说刚问世时就极具争议,除了赤裸的暴力场面描写,更让人不适的,是它以极端方式讽刺了畸形扭曲的精英社会。

影片的拍摄过程也因此一波三折,主创班底经历了几轮更换。

包括大卫·林奇、奥利佛·斯通、柯南伯格等名导都曾获邀,但最终由加拿大女导演玛丽·哈伦接手。

克里斯蒂安·贝尔正是凭借此片跻身好莱坞一线——如果没演这部电影,诺兰版蝙蝠侠几乎可以肯定会是另一名演员。

图片[3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片中,贝尔饰演的男主帕特里克,是华尔街的天之骄子。

他27岁,哈佛毕业,住在曼哈顿的高档公寓。

依靠父亲的关系,年纪轻轻就成为一家金融公司的副总裁。

图片[4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他过着极为精致的生活,规律饮食、按时健身、定期SPA。

每天早晨要花10分钟做面部护理,柜子里的瓶瓶罐罐名目繁多。

图片[5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在外人看来,帕特里克帅气多金,生活令人艳羡。

但他却是个病入膏肓的杀人狂,内心有着无法抑制的虐杀欲望。

图片[6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一开始,他专挑无人在意的流浪汉和妓女下手。

街头的流浪猫狗,也常常遭他毒手。

图片[7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后来有一次,他碰到一个引人注目的同行保罗·艾伦。

因为对方总能订到自己订不到座位的高级餐厅,帕特里克心生妒意,把人灌醉后带回家里,拿斧子劈死了他。

图片[8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这段砍人戏,是这部影片的经典场景之一。

前一秒帕特里克还一边放着唱片、一边跳着销魂的舞蹈,整个人嗨到极点:

图片[9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后一秒就挥舞斧头血溅当场,一边乱砍一边骂街。

这种黑色幽默的反差感,几乎成了“神经病杀人狂”的标志性画面。

图片[10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事后,他伪造了保罗出远门的假象,并将其公寓用做作案场所。

又接连把前女友、应召女郎、夜店勾搭的模特等人,骗到那里残忍杀害。

图片[11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图片[12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他把尸体胡乱地堆在衣柜中,头颅放到冰箱里……

甚至还仿照汉尼拔的样子,试图用人肉做菜。

图片[13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可渐渐地,这样的虐杀也越来越不再能给他快感。

双面的生活让他的精神濒临崩溃。

在一次冲动杀人后,帕特里克忍不住给律师打了电话,承认了自己的所有罪行。

图片[14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但就在我们以为一个“变态杀人狂”的故事即将落幕时,反转出现了——

律师听完并没有报警。他以为帕特里克在开玩笑,因为保罗·艾伦并没有死。

图片[15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帕特里克声嘶力竭地证明自己是杀人犯,可所有人只把他当精神病人看待。

影片就在他彻底黑化的独白中结束。

留给观众的,是一个至今仍能让人争论不休的谜题——帕特里克到底有没有杀人?

图片[16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有人觉得,一切都是他的疯狂幻想。片中确实有不少细节支持这一猜想。

比如,开头的药瓶,暗示了帕特里克患有精神疾病,虐杀场景几乎都没有第三者在场;

图片[17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比如,他从不清理现场和尸体,却始终没有警察找上门,秘书还从他抽屉里找到一本日记,用涂鸦记录了每一种变态杀人手法……

图片[18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但同样,暗示凶案确实存在的细节也不少。

比如一次当街杀人后引来警车追捕,比如保罗的公寓被出售后,帕特里克回去查看曾经藏尸的地点,却被保罗的家人意味深长地送走……

图片[19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图片[20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总之,两种说法都有依据,又都不能完全讲通。

导演在拍摄时,也刻意利用剪辑制造出一种模棱两可的暧昧气氛。

比如保罗·艾伦“失踪”后,有一名侦探受雇调查。

图片[21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这名侦探的每场戏,都按不同表演方式拍摄了三次——第一次拍摄时,剧本是他知道帕特里克就是凶手,第二次是他怀疑帕特里克但不确定,第三次是他毫无线索。

在剪辑时,导演让三种版本的镜头相互交织,使得人物气场怪异,真相扑朔迷离。

图片[22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这些操作并非故弄玄虚,而是告诉观众,在这个故事里,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。

影片只不过通过一个杀人狂的崩溃,表达了对于80年代美国精英阶层的看法,呈现出物质至上的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。

图片[23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影片开场时,餐厅的服务生正面无表情地宣读一道道精致的菜品。

光鲜亮丽的精英们围坐桌边,对着他们并不真正关心的社会新闻大谈特谈。

图片[24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帕特里克的同行好友,全是和他一样出身的“上等人”。

看学历、看职位,似乎个个都是顶尖的人才。

可这群精英人才聚在一起的谈资,只有谁订到了高级餐厅最好的座位、谁又搞到了名牌限量奢侈品,似乎人的一切价值都只能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。

图片[25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影片前半段有大量的细节铺设,让人看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,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可以荒诞到什么程度。

比如经典的名片桥段,帕特里克和几个同行比拼谁的名片更高档。

图片[26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他们对字体品味、纸张厚度、印刷工艺锱铢必较,看到别人的名片更精致,内心就抑制不住嫉妒。

但名片上关键信息的拼写错误,却没有一个人发现。

图片[27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应为“Acquisitions”

这群精英人士的友谊,就建立在这种无聊的物质攀比上。

他们表面虚与委蛇、互相奉承,其实情感淡漠到连对方名字都记不对——保罗·艾伦之所以会跟着帕特里克回家,就是因为把他认成了另一个人。

图片[28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而这种“误认梗”,在片中出现了不止一次。

帕特里克的名字还先后被大楼保安、律师记成“史密斯”和“戴维斯”。

图片[29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图片[30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这从侧面暗示,当律师说自己在伦敦和保罗·艾伦见过两面时,他见到的是否真是保罗本人,我们也无从得知。

图片[15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友情方面尚且如此,爱情也只讲门当户对。

帕特里克和白富美未婚妻,在婚前便已双双出轨。

几对情侣凑一块,分分钟能搞出排列组合式劈腿……

图片[32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对于这一切,帕特里克感到无比的疲惫与厌恶。

他想要逃离这样的生活,但又不得不融入其中,活成这个阶层所期待的样子。

图片[33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他在杀死保罗时,之所以会亢奋地随着音乐起舞,不仅是因为暴力带来的快感,更因为那首歌刚好唱出了他想要活出自我的心境:

图片[34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可以说,正是在无处可逃的空虚和痛苦中,他变成了一个“精神病人”。

如果你看完全片,认为所有的凶杀案都只是幻想,帕特里克并未真正杀过人,那么它讲的就是一个人在拜金主义的裹挟中丧失自我、精神分裂的故事。

图片[35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如果你认为帕特里克真的是个变态杀人魔,那么片中警察的无能、友人们的视若无睹,律师、侦探等人的游离状态,无疑都指向整个社会的病症。

标题里的“美国精神病人”,或许题眼并不在“精神病人”,而在于“美国”。

图片[36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影片最后一幕,帕特里克身后门上的标语“This is not an exit(这里并不是出口)”,也正是原著小说的最后一句话。

图片[37]-这个美色杀人狂,20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-妖次元

这是导演和编剧致敬原著的一个细节,也是影片的点睛之笔。

它以双关的方式,对影片的主旨做出了回应——

对于自甘堕落的“杀人魔”帕特里克来说,向暴力妥协,永远都无法获得解脱;

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,任凭人们在物质至上的拜金主义中沉沦,也不会找到任何出路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以下吧
点赞0
分享
留下足迹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